蜀素帖
《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书写成。今藏于台北的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华邮政发行书法邮票。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诸体诗》,清乾隆末年编篡《石渠宝笈续编》时取今名。《蜀素帖》纵长27.8公分,横长270.8公分。“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方所织造的名贵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用的。湖州郡守林希保存家中二十余年,至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装裱成卷。当时许多书法家只敢在蜀素上书写少许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的满满的八首诗句。此作可说是米芾早年的力作,董其昌以“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来形容。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书风完全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