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谓《祭侄帖》、《祭侄稿》。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体第一”、“天下行书第二”,真迹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字帖”[1]。这件作品是颜真卿为了祭侄文而写下的草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由于心情极度悲愤且已难以平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使错误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也顾不得笔墨的工拙,纯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河北24郡纷纷瓦解,仅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南),颜真卿守平原郡(今山东省陵县)。颜杲卿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一时河北17郡响应。天宝15年(756年),安禄山围攻常山,执颜季明,藉逼颜杲卿降。但颜杲卿不屈,大骂安禄山,颜季明被杀。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押至洛阳,见安禄山。颜杲卿怒骂安禄山,被处死。颜氏一门三十余口被害。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让侄子颜泉明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挥泪写下《祭侄文稿》一文,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荒野独居 (Alone)

常阳太尊石像

郭店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