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系列-序言
和很多人的经历一样,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上的系列收藏讲座为我打开了文化上一扇崭新的大门。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会学很多历史,古诗词,文言文等等文化相关的东西,但是在工作后这些东西感觉似乎没什么用了。但是在马先生的引领下,很多以前零散的东西突然都关联起来了,豁然开朗,妙趣横生。我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马先生讲李白的静夜思。我相信只要会背唐诗的人一定至少会背这首。但是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从没想过这个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么。这扇大门打开后,我开始感受到文化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之后,中国开始了收藏热,各种鉴宝的节目也热火朝天,我个人很少看这些,也从不收藏。因为买这些东西,不但花钱,还占地方,平时保管和搬家都很麻烦。可能我比较享受给生活做减法的乐趣,所以我不在乎是否拥有,更在乎这些收藏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所以通过博物馆去了解这些藏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不管去哪里,我都会在当地著名的博物馆花很多时间,所以这一个系列就作为我的一个笔记,回顾去过的博物馆,看过的好展品,期待一下没去过的博物馆和好展品。照这个系列按图索骥,基本上你就会对要去的博物馆有什么好东西,为什么它们是好东西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这样看到实际展品的时候你也更有针对性,知道看什么,怎么和同行的人介绍。我计划用中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做一个开始,这个基本上是中国国家官方认定的国宝。后续会开始一些其他博物馆的专门介绍,比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等等。
博物馆在中国老百姓中的文化普及相对比较冷门,大部分人宁可跟着旅行团去看一些仿古建筑,听那些不靠谱的传说故事,也不愿意去博物馆看看这些真正的宝贝。来美国后感觉尤其突出,从体制和文化上,我们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举个例子,美国纽约有一个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号称美国最大的日托,因为非常便宜,造成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其实也能接受非常好的历史文化教育。甚至好莱坞还以这里为背景,拍出了票房大卖的《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去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了一天离开的时候临近闭馆,这时候大批很小的孩子背着睡袋来这里体验真实的博物馆奇妙夜,看着他们叽叽喳喳兴奋的表情我非常羡慕。所以希望这个系列除了作为我个人的笔记外,也能帮助在普通老百姓中普及博物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博物馆能给更多的人带来乐趣。
参考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