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据宋《宣和画谱》所载为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此本摹于宋代,元代汤垕《画鉴》、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顾复《平生壮观》、《石渠宝笈初编》等书皆着录。清末流出宫外,1945年,张大千以500两黄金的钜款购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据记载,南唐的周文矩亦作《韩熙载夜宴图》,元朝时两作俱在,现今仅存顾本传世。另有唐寅摹本,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创作经过
南唐后主李煜听说韩熙载生活“荒纵”,派画院待诏顾闳中到韩熙载家窥探,回来后凭“目识心记”画作此幅反映韩熙载夜宴情况的长卷,真实地描绘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神情。全画分五段,段落之间,以屏风、帐篷等相隔:第一段“听乐”,图中人物有李家明、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致雍、紫薇郎朱跣、善舞少女王屋山等;第二段“观舞”,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王屋山翩翩起舞;第三段“歇息”,画面由动转入静,有客披被而眠,韩熙载坐在榻上与侍女调情,有一侍女以琵琶遮面;第四段“清吹”,韩熙载右手持扇,正在欣赏乐队吹奏笛筚篥;第五段“散宴”,人们依依不舍。
关于此画有两种说法:
一是南唐后主李煜希望任命韩熙载为宰相,韩熙载为了推托,故意生活奢靡,夜夜笙歌,李煜派画家顾闳中和周文矩、高太冲等三人潜入韩宅绘制其夜宴画卷,规劝之。[5][6]
另说韩熙载乃北人而在南唐为官,与帝王貌合神离,为避是非猜忌,故意饮酒弄妾,长夜欢饮,使人放松对他的警惕,以图自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