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孔子诗论》

 年代】战国


【规制】长度23.8至57.2厘米,简宽约0.6厘米,厚度为0.1至0.14厘米。


【材质】竹质墨迹


【现状】上海博物馆


【简介】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战国楚简《孔子诗论》共二十九枚,残存一千零六个字,涉及到《诗经》中的五十九首诗歌。


战国楚竹简的发现和整理还具有文字学意义。有的先秦思想家的佚文拾贝,进一步提示了战国文字的通用、假借、书写、形体等规律,有益于文字发展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在战国时代文字通用、约定俗成的状况,以及在文字流变过程中文字的通假,这对解读战国文献有直接的帮助。同时,也为研究六国文字、楚国方言提供了可靠文献。


战国楚竹简的发现和整理,还提供了与传本相异、颇具比较价值的文献材料。以《孔子诗论》为例,《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传世本《诗经》以《国风》、《小雅》、《大雅》和《颂》为序。竹简《孔子诗论》中的序列与此恰恰相反,称为《讼》颂、《大夏》夏、雅通、《小夏》和《邦风》汉儒为避刘邦讳,“邦”改为“国”。《诗论·序》中的论次也和传世本《诗经》中的大序相反。许多诗句用字和传世本《诗经》不同。竹书《孔子诗论》没有传世本《诗经》小序中“刺”讽刺、“美”赞美的内容。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荒野独居 (Alone)

常阳太尊石像

郭店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