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系列-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或北京故宫,是位于中国北京紫禁城内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取消清帝溥仪帝号并将其逐出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国立故宫博物院。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为基础。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
溥仪在离开紫禁城之前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偷运故宫文物,截至他离开紫禁城,共计将1300余件书画精品和大量古籍善本及珍宝盗运出宫。迄今为止,散佚书画有三分之二归藏大陆各博物馆,其中约370件回到北京故宫。
1933年华北形势突变,于是国民政府命令:故宫南迁文物。当时共计13491箱,部分文物南迁后,北平故宫本院也留有相当多的珍品。1万多箱南迁文物中总共运台2972箱,占南迁箱件数的22%。
1965年11月12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恢复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以存放在台湾的2972箱文物。为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区分,通称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简称“台北故宫”。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立故宫博物院更名为“故宫博物院”。
1966年至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中央命令故宫闭馆,免受破坏。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1年1月26日,经过七年清理核对,故宫博物院宣布完成第五次文物清点工作,公布了迄今最新最准确的藏品数量:藏品总量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2011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斋宫被小偷突破四道防线,成功偷去私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正在这里展出的7件藏品。故宫博物院为此公开道歉。此前,故宫博物院曾于1959至1987年失盗五次,都发生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
2011年7月4日,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设在延禧宫)科研人员在对一级(乙)文物南宋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因人为操作仪器失误导致瓷盘破成六瓣,造成古物无法弥补损坏,价值连带降级。
2013年5月4日,一名观众击碎翊坤宫正殿原状陈列室橱窗玻璃,使一座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跌落,扭曲受损。
故宫文物总数达到186269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83336件、一般文物163969件、标本15385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这180万件(套)藏品分为231个类别,含15.6万件纸质文物,16万件青铜器,1.1万件金银器,1.9万件漆器,30.6万件陶瓷。截至2016年左右,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中国内地博物馆系统4510座博物馆共收藏珍贵文物401万件(套),故宫博物院的168万件珍贵文物占其中的42%,故宫博物院藏品数量居中国博物馆首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