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祖及相关佛教圣地
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罗卫国的王室太子悉达多·乔答摩出生于蓝毗尼(Lumbini,意为“可爱的”, 现今尼泊尔和印度边界间尼泊尔境内)。这里作为佛教圣地,1997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达多·乔答摩甫一诞生,就被阿私陀仙人等八个婆罗门用神通观见并预言将成为一代转轮圣王,或者出家成道为最尊贵的悟道者。他的父王为了避免他出家,在王城中驱逐一切可以看见的痛苦、丑陋的事物,而留下欲乐、美好的事物。然而悉达多终究出游见到了老人、病人、死人,察觉到人世无常,又见到修行的沙门庄严相好, 出游见到了老人、病人、死人,察觉到人世无常,又见到修行的沙门庄严相好,便决定放弃王室继承人身份和尊贵生活,出家禅修悟道。最终于35岁时在毕钵罗树(后被信徒尊为菩提树)下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号称释迦牟尼佛。
这处菩提树所在的圣地菩提伽耶,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公里处,由寺和塔组成。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200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塔的主塔高约50米,形如金字塔,塔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据说佛陀即在此树下得道成佛,故受到佛教徒敬仰,其枝也曾多次被折,代表佛陀送往世界各地的佛寺供养,繁衍滋生。原树已在1870年被大风刮倒,现在的树据说是原树的“曾孙”。现树下立有红砂石板金刚座,以指示佛陀成道处和表示佛的智慧。
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五位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鹿野苑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处。
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鹿野苑有这样的记载:至鹿野伽蓝。台观连云长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学小乘正量部。大院内有精舍。高百余尺。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余尺。前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是佛初转法轮处。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突厥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牟拉甘陀库底精舍的废墟中标有佛陀在头一个雨季中的驻锡地,在这东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那里有精美的壁画,介绍佛陀的生平,再后则是鹿园,仍有鹿群在那里生活。阿育王石柱以前虽然被破坏过,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来的柱高达10多米,头部雕有四面狮像,该狮像现被作为印度国徽的图案。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该馆建于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艺术的珍宝,其中包括300多副图画。乔堪祗塔(Chaukhandi Stupa),也称为五比丘迎佛塔,建于笈多王朝,原为覆钵型型,顶端的八角亭是莫卧尔帝国时(16世纪)所建。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是出家人法护(Anagarika Dharmapala)从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来。
释迦牟尼在八十岁的时候,身体染了疾病,知道自己将在三个月内涅槃。释迦牟尼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该讲的法也讲够了,于是离开毗舍离,在拘尸那揭罗的跋提河中洗浴,选择在娑罗双树之间入灭。 须跋陀罗闻佛欲灭度,前往双树间,见佛闻法,当夜受具足戒,便成为释迦摩尼在世的最后弟子。他召集弟子,最后一次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阿难在娑罗双树之间打起卧床,佛侧卧在上,安慰弟子道:“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陀在世时期,拘尸那揭罗是末罗国(Mallas)的都城。当时的拘尸那是个很小的地方,“一个用浆涂抹着木板搭成的房子组成的小村落”。跟随他的阿难很失望佛陀竟然选取了这个地方作为涅槃之所,但佛陀告诉他,他要念诵的《大善见王经》,其大善见王的都城即曾在此处。释迦牟尼共有三个原因选择在此涅槃:
- 拘尸那揭罗是念诵《大善见王经》的正确场所。
- 拘尸那揭罗是外道须跋陀罗(Subhadda)将要拜访他,听闻他最后讲法,并证阿罗汉果的地方。
- 拘尸那揭罗是大迦叶在他入灭后收拾他的遗骨和遗物的地方。
唐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拘尸那揭罗国城郭颓废,邑里萧条,故城砖基,周十余里。居人稀旷,闾巷荒芜。城西三四里,渡恃多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 林。起树类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其大砖精舍中,作如来涅盘之像,北首而卧。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 前建石柱,以记如来寂灭之事。”
现存卧佛殿(Mahaparinirvana Temple)又称为大涅槃堂或大涅槃寺,是一座白灰、四周开了小窗户的圆筒状建筑。内有一尊六尺长的黑色石质但是全身贴金的卧佛。
上述四处为佛教四大圣地。另外的著名圣地还有:
- 那烂陀寺,古印度佛教学术中心,玄奘法师曾来此求学。后毁于突厥穆斯林军队进犯的战火。
- 大乘四大菩萨道场: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在中国舟山,经中授记的是印度普陀洛迦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 藏地布达拉宫,色拉寺。
评论